
  •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说推荐

导航栏目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 探寻韶关千年风华,羊城派“韶州文脉”频道上线

    2025-06-05 08:16:00

    韶关,地处南岭之南,北江之北,文脉悠长!这座古称韶州的历史名城,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传奇。6月5日,由羊城晚报联合韶关市委宣传部共同打造的羊城晚报客户端羊城派“韶州文脉”频道正式上线。“韶州文脉”频道将寻迹韶关碧水丹崖、古道古村,挖掘历史痕迹,串联起生生不息的千年文脉,为广大读者

  • 从LV航海美学到TUMI场景革命:上海南京西路书写高端消费新剧本

    2025-08-08 12:15:00

    2025年的上海,一场关于高端消费的体验革命正在南京西路悄然上演。前不久,一艘银光闪闪的“巨轮”停泊在南京西路与石门一路的交汇处——这是LV打造的全球首个“路易号”概念空间。几乎与此同时,在相距不远的上海商城,TUMI途明悄然接替了Ferragamo经营多年的黄金铺位,开设其亚太旗舰店。这两大事件看

  • 最高奖金5000元!临沂市2025数字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邀您参加

    2025-06-17 11:20:00

    在临沂客户端讯为深入挖掘和利用临沂特色文化资源,发挥创意赋能优势,加速文创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举办临沂市2025数字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即日起至7月31日,面向全国征集作品,

  • 果然视频|第八届中医药文化大会暨沂山论健共促产业升级

    2025-05-12 22:15:00

    5月23日至25日,第八届中医药文化大会暨第三届沂山论健·中医药健康大会即将在潍坊临朐召开。据了解,大会旨在促进传统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凝聚智慧,汇聚资源,围绕中医药科研创新、服务模式、产业生态、质量提升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展示新成果、新路径、新经验,努

  • 江西中医药大学“红杜鹃”社会实践队赴赣州开展实践活动

    2025-07-11 04:58:00

    【来源:大江网】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黎 玲、涂璐菲)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提升居民健康意识,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红杜鹃”社会实践队深入赣州市于都县及瑞金市的多个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以青春热血浇灌健康之花,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医药文化,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活动中,“红杜鹃”社

  • 记者“寻龙”:岭南龙舟正酣,划出“百千万工程”人文经济新航道

    2025-05-25 11:17:00

    Transparency端午近了,又到龙舟竞渡时。作为岭南文化的核心载体之一,划龙舟早已不局限于一场水上盛宴,更展现出强劲的经济动能。近年来,广东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创新产业链条、深化文旅融合,将龙舟活动从传统节庆转化为推动城市和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桨与浪的和鸣,速度与激情的碰撞,是文化基因链与现

  • 从新人培育到标杆引领,建发致新构建全链条企业文化浸润体系

    2025-07-23 15:47:00

    在建发致新,企业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渗透在员工成长、管理实践与日常工作中的鲜活力量。从新员工入职时的文化洗礼,到管培生第一课的精神传承;从管理干部的文化淬炼,到文化大使的一线传播,再到文化标杆收的榜样引领,建发致新正通过系统化的文化建设工程,将企业价值观融入每位员工的血脉,汇聚成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 肃南:“非遗”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2025-06-11 09:12: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因密码”。肃南县作为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富集,拥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肃南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

  • “药膳匠人”钟景维:根植新会,助陈皮药膳“破圈”发展

    2025-08-14 14:55:00

    “这道菜是陈皮金盏汤,这道菜是陈皮荷叶焗鸡,还有这道菜是陈皮五彩丝,这些菜式既保留了新会陈皮的醇香,又能健脾开胃,是‘寓医于食’的典型……”近期,在央视一套《三餐四季》广东篇的节目中,广东省江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新会陈皮药膳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钟景维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三道融合中医药理的陈皮菜式。节目播出后引

  • 以“小文创”撬动“大经济”

    2025-06-29 11:58:00

    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文创产品已成为“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路径,成为人们对传统文化认同与追求的寄托。如今,越来越多人从“逛博物馆时顺便看文创”转变为“为买文创‘打卡’博物馆”,“小文创”正有力地撬动着“大经济”。近年来,吕梁文创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从“葫芦烫画”到“面塑”产品,从“皮影木偶”

  • «
  • 1
  • 2
  • 3
  • 4
  • 5
  •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六五文章网 闽ICP备2001381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