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排队进厂,广东这波赢得很低调

时间:2025-09-08 17:44:00

有的机器人正在载歌载舞、跑马拉松、踢足球,有的机器人已经进厂拧螺丝了。

机器人的“命”也不同。

9月3日晚,位于深圳的优必选科技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公司签下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大单,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单笔合同纪录。

消息一出,即引来众多关注,更多的是兴奋——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现在无可置疑了。

优必选在推文中还点出了一个数据——“截至目前,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

都是谁在为人形机器人买单?

比亚迪、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北汽新能源、富士康、顺丰……

汽车制造和3C制造的大厂,是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客户。

优必选研发的Walker S系列机器人,其目标场景就是工业场景。

分拣、搬运货物丝毫不在话下。

此次拿下2.5亿订单的Walker S2机器人,更是一个“永不停机的天选打工人”。

它最突出的卖点,是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无需关机,3分钟自主换电,7×24小时连续作业。

这哪个老板不心动?

务实的广东人,把机器人做成了人们最想要的样子: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没有感情的干活机器。

曾经,一个笑话广为流传。

“我们希望机器人帮人类扫地、洗碗,是因为人类要去写诗、画画。现在机器人都去写诗、画画了,人类却还在扫地、洗碗。”

现在人类不用担心这一点。既能有机器人陪你写诗画画跳舞下棋,还能有机器人替你打工和洗碗。

干活,它们是真能上。

无独有偶。佛山制造企业美的集团,也把机器人送进了工厂。

8月26日,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的认证,成为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

在这里,人形机器人“美罗”已经上岗,能把9公斤重的洗衣机后桶部件搬去送检。机器人不仅能与人合作,还能与其他机器人合作,最终目的是,把工厂“交接给工厂大脑或具身机器人”。

这一幕,美的布局了长达十年。

2015年,美的入股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2017年,美的集团以折合292亿元的价格最终拿下库卡总计94.55%股权。2022年,美的全面收购库卡并完成私有化。

正因为这次收购,工业机器人在美的工厂快速铺开。

位于荆州的智能体工厂,充满了对未来工厂的想象。

低调务实的广东人,再次把人形机器人做到next level,让工厂里“长满”人形机器人也是迟早的事。

目前来看,进厂的确是人形机器人离商业化最近的一步。不同于一般性服务业,制造业更注重标准、统一性,流程化特征更明显。工业机器人,最先被市场接受和买单。

只是这一次,为什么又是广东?

这离不开广东的制造业基因。无论从深圳孵化出来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还是把机器人深度嵌入工业场景的美的,之所以在机器人赛道如此突出,共通之处是有丰富的工业应用场景。

它们一个是原生机器人制造公司,长在深圳这样的“世界工厂”;一个是国内家电行业数一数二的领军企业,自带智能化、无人化的转型升级需求。

这同时也是其他制造大省的机会。

美的以荆州工厂为试验场,可见湖北的“智造”能力其实不弱。

去年,湖北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4.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1.76万亿元,两个数据均位于中部第2。

今年6月,武汉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重点推动三类场景开放。

第一类是危化品搬运、防爆排爆、救援救灾等危特行业,让人形机器人干人不想干、人干不了的事;

第二类是汽车、3C等制造行业,让人形机器人干标准化程度高、作业时间长的事;

第三类是康养、教育、医疗、商业等民生行业。

武汉有家快餐店,原来的厨师辞职了,新顶替的厨师却是个机器人。这个炒菜机器人来自武汉智慧大厨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炒菜水平和10年大厨不相上下,还卖到了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

现在,这家公司的营收增长十分亮眼。

武汉有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未来,这些机器人若更多走进实际应用场景,能够自我造血,实现商业化,也许会诞生武汉版的“优必选”。

九派新闻记者柴归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