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新闻】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依托“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优势,通过政策创新、人才培育、服务升级,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医养结合政策落地的“神经末梢”,养老护理员正通过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重塑社会对养老服务职业认知。

连日来,为期15天的养老护理员专项培训让乐白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格外热闹,37名来自开远、建水、绿春等地的养老护理学员正在专注练习各项急救技能与居家安全防护技巧。
培训创新采用“理论实操双考核+技能认证+岗位对接”的“拿证上岗”模式,学员中最小的29岁,最大的57岁,目前学员就业转化率已超90%,实现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无缝衔接。

有着三年养老护理经验的张建梅,曾在弥勒市照料过40多位老人。一位独居八旬老人从最初紧闭家门到临终时的全程陪伴,让张建梅刻骨铭心,成为坚守岗位的温暖动力。
在培训现场,张建梅认真地向老师请教关于老年人心理沟通的技巧。通过学习,张建梅掌握了更多科学照护方法,在她看来,养老护理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份传递温情的职业。随着社会对养老服务专业化的需求日益提升,张建梅和她的同行们正逐步成为推动“老有颐养”落地的坚实力量。

“我看到开远未来的养老产业发展更可观,未来我会在开远继续做养老护理工作。”养老护理员张建梅说。
与张建梅不同,55岁的退役军人邹宗亮今年刚从保安转型为护理员,是养老护理队伍中的“新兵”。在开远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他为患者翻身、按摩的动作娴熟利落,很难看出是转行不久的“新人”。24小时的专业陪护服务,让他与患者及其家属间日渐亲近,获得家属“百分之百信任”,成为养老护理员从“伺候人”到“成就人”新事业的典型样本。

“如何让病人舒心、让家人安心,是我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现在我护理的病人通过二十多天的康复锻炼,有了很大的转变。”说到护理病人,邹宗亮成就感满满地说。
更具吸引力的是,随着开远市实施“养老服务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创新探索“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全链条培育模式,打造“开远健康管理师”劳务品牌,建立“职称晋升+薪酬增长”双轨激励机制,让高级养老护理员月薪可突破6000元,职业“钱景”与“前景”兼备,为“老有颐养”筑牢人才根基。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设急救服务、居家防护等实操性培训内容,引入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健康管理师、营养配餐员等课程。计划年内培养1000余名养老护理人才,目前已培训150余名。”开远市人社局就业中心业务科科长何玲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像张建梅、邹宗亮这样的人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用专业与温情编织起守护夕阳红的坚实保障网,让“老有颐养”在开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愿景变为现实。
开远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邱美华 赵志平 李雪琼 云报全媒体采访组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李兴文
审核:普娅鑫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