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区无人机植保 助力农民增产节支700万元

时间:2025-07-09 07:22:00

本报讯 记者王琳报道 近年来,沈阳市辽中区以省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实施方案为载体,坚持绿色与增产结合、节本与增效兼顾、产量与品质并重,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高效技术,以建设攻关试验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为主要方式,开展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在辽中区大黑岗子镇营城子村的连片水田地里,飞防无人机轰鸣的马达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绿油油秧苗间再也看不到农民背着喷壶穿梭撒药的劳作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无人机轻盈的回旋飞翔,依靠先进的科技应用让绿色高产提高农民效益。辽中区大黑岗子镇营城子村农民牛景峰介绍,以前依靠人工喷药,40多亩地得喷两三天;现在用飞机打药,半天就能干完,省工又省钱。

辽中区水稻绿色高产创建项目,采取了水稻增硅抗倒技术模式和水稻的一喷多促的技术模型。喷施水稻含硅水用肥料、微生物菌剂,以及含酸水溶肥料苯甲酰胺,防治作物的病虫害以及促进作物的增产。同时,作为高产试验区的农户,专家现场会就开到自家的地头,现场的演示更给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辽中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于奎武介绍,今年全区实施绿色发展创建项目14万亩,涉及11个镇街。其中建立百亩核心示范田1个,千亩示范区15个,万亩核心示范区两个,辐射带动区6个,极大促进全区水稻生产总体效益提升。通过项目实施,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2%,病虫害防治控制在5%以下。每亩增产节支50元。全区14万亩地(高产创建)通过该项目实施,能增产节支700万元。